TPEO7351-討論事項-案名:「臺北市大同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主要計畫)案」及「臺北市大同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細部計畫)案」
會議紀錄id
TPEO7351
案件id
TPE通檢大同區2018920
概要說明
- 案情概要說明:
- 一、申請單位:臺北市政府
- 二、法令依據:都市計畫法第26條、都市計畫定期通盤檢討實施辦法
- 三、計畫緣起與目的(一)大同區為本市最早發展地區之一,過去因屬水運交通優越區位,曾為北台灣茶葉、布業之首要集散地及貿易中心,附近地區之經濟、人文活動亦隨之蓬勃發展。
惟因淡水河之淤積,鐵路交通取代原有的水運交通,本區優勢不在,加上都市發展東移與區內都市發展用地趨於飽和,相較於其他行政區而言整體發展已呈停滯,亟待突破。
(二)為提升整體都市機能及環境品質、振興傳統產業與活化歷史街區,並改善交通基盤設施,市府除透過推動大同再生計畫外,另鑑於本區發展瓶頸,衍生之都市空間課題,以及捷運淡水線的營運通車改變原有交通運輸模式,對於本區未來發展方向及都市機能再造,應有全面檢討與修正的必要;加上近年來市府與地方居民、團體針對居住環境的改善、產業活動的引入及文化資產的保存提出各種陳情意見與構想,藉由都市計畫之調整、創造都市再造契機,爰依都市計畫法第26條規定辦理通盤檢討。
(三)檢討目的:
1.配合大同區的發展轉變,研擬發展策略及檢討土地使用內容。
2.考量西區門戶政策延伸發展及TOD理念,透過都市設計研擬,提供友善都市環境。
3.配合政策需求或實際使用情形,全面檢討公共設施用地。
4.考量全球氣候變遷,及舊城區人口密集特性;納入防災城市思維,提升都市發展韌性。
- 四、計畫內容概述(一)計畫範圍:
1.本計畫案以臺北市大同區行政區界為範圍,涵蓋25里,面積568.15公頃。
2.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另案辦理。
(二)計畫年期以132年(西元2043年)為目標年。
(三)計畫目標年人口為16萬人。
(四)本通檢案配合規劃構想內容及地區發展紋理,兹將生活圈分為北大同生活圈(蘭州次分區、大龍次分區)與南大同生活圈(延平次分區、建成次分區)。
(五)計畫內容:詳公展計畫書、圖。
- 五、公開展覽:
(一)本案主要計畫、細部計畫係市府以107年7月20日府授都規字第10760044454號函送到會,自107年7月21日起至107年8月29日止公開展覽40天。
(二)市府於106年9月11日舉辦公開展覽前座談會。
(三)市府於107年8月10日召開公展說明會。
- 六、公民或團體陳情意見:
本案公展期間迄今本會接獲公民或團體陳情意見綜理表編號共計4件。(其中「通案」有2件、「延平次分區」2件)。
決議
- 決議:本案請市府依與會委員意見,並評估民眾陳情訴求,就各項議題進行檢討後,再行提會審議。
發言摘要郭瓊瑩委員1.大同區是臺北市比較老舊的社區,因此在都市計畫通檢時應先有願景,並考慮到人口高齡化嚴重的情形。上次委員會審議公共設施用地多目標使用案件時,討論到學校用地未來可以有哪些可能的發展使用,建議本次大同區都市計畫通檢能將大同區內學校用地提供托育、托嬰、或者是長照等等設施使用的可行性一併納入考量。
2.本案有關大同區的歷史脈絡,除了既有文化資產外,對孔廟暨其周邊環境較少著墨,建議未來都市更新應從地區歷史脈絡去檢視北大同有哪些部分可以與既有的歷史作鏈結。
3.簡報中提及大同區水岸第一排與淡水河的關係,如從新北市回望北市,臺北市與新北市兩邊的都市景觀差異很大,建議本案都市設計管制應對天際線作管控,不僅止於水岸第一排,也包括從淡水河回望北市,大同區與跟大屯山天際線之間的關係,尤其早期臺北城的發展跟這條景觀視覺軸線的關係非常密切,建議一併於都市計畫通檢時作思考。
劉玉山委員1.市府所提大同區主要計畫與細部計畫通盤檢討案,將過去已有的9個細部計畫通檢內容作整體性的整合,變成一個完整的行政轄區計畫,這個方向是正確的,過去以個別的細部計畫進行管制,常常在土地利用、交通系統等方面無法作適度的銜接與串聯。
2.有關計畫人口部分,大同區現況人口約為12900人,如考慮白天活動人口、未設籍人口等,大同區的計畫人口應介於13萬到16萬之間,本次會議簡報中市府經檢討後將維持原來132年的計畫人口為15萬人,這個方向是比較折衷也較合理。
3.大同區是一個老社區,老年人口比例較高,因此建議可著重兩個方向,第一點是觀光業的發展,因為區內有古蹟、老樹、以及很多值得作為療癒的地方,如大稻埕仍保存著過去的景象與味道、還有宗教節慶、寺廟文化等可吸引本國與外國的觀光客,因此觀光對於本地區是一個非常值得發展的產業,也是未來大同區發展的希望。
第二點就是都市更新,市府在大同區推動旗艦計畫,如斯文里整宅更新、大龍國宅、明倫國小公宅等,在這些計畫陸續完成後,亦可以帶動周邊的都更,更能帶動地方整體發展。
4.雖然本次所提的是大同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案,但其周邊幾個行政轄區也陸續進行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建議市府應整合周邊士林、中山、萬華等行政區之土地利用、交通系統等內容作系統性的規劃。
郭城孟委員1.個人認為大同區可能是臺北市行政轄區之中最值得用動畫的手法去呈現出其異質性的地區。過去個人在大英博物館服務時,館內有很多關於大稻埕的資料。如能以動畫的方式把大同區從西元1860年到日據時期的發展,一直到近代的發展予以描述,從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其帶動的產業發展,例如太原路五金產業以及打鐵街等。
2.很多人喜歡到大同區,不管是歷史發展、生活空間或是其產業。建議大同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不應該以均質的環境來作看待,而是隨著大同區時間軸的發展,將每個較異質性的空間尋找出來,像是過去生活的方式等,如能透過些異質性的空間呈現它過去的發展到現在的特性、以及現在的發展問題為何,再從都市計畫角度來審視,計畫內容應該會更客觀。
曾光宗委員1.臺北市每個行政區的特性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從市府簡報來看,發現對於大同區非常重要的歷史,以及其在臺北市都市發展的脈絡似乎被稀釋與簡化。因為目前對大同區的所有分析,幾乎都是很均質包含交通、人口等等,然而大同區跟南港區、內湖區、松山區等之最大差異就是它有擁有非常多的歷史,有些是具有文化資產身份、有些是尚未進入文資法的程序,從文化資產與景觀綱要計畫的角度來看,大同區這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應該要被突顯出來,惟在相關發展課題或策略上,並沒有以文化資產為主或以歷史為主,提出比較具體或者比較系統性的都市計畫內容。現在通檢計畫內所呈現的次分區概念,像是北大同、南大同或其他次分區,對從歷史角度著墨部分不多,建議需要重新作盤點與整理,將其建構並反映於在大同區都市計畫通盤計畫內。
2.依簡報內容所述,大同區的特色基本上是大稻埕,然而大稻埕與北門兩者其實是緊鄰的。北門是市府目前推動的西區門戶計畫,但思考的方向,只從淡水河岸由西往東來作思考,其實從清朝到日據時期從大稻埕地區進入北門也是有其歷史路徑的。之前本委員會在討論萬華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時,也提及台北第一街進入西門,形成萬華地區非常重要的一條歷史路徑。因此,針對大稻埕進入到北門的這條歷史路徑,建議於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之都市設計管制內容,將綠帶、人行道等一併予以考量。
3.目前市府推動北門暨其周邊計畫是很成功的,建議更加重視北門往北延伸,不管由重慶北路或是延平北路,其延伸不只是淡水河與台北車站之間的關係,也是臺北城與大稻埕的關係,這部分需要在大同區通盤檢討時予以反映,對於沿線的更新能有上位性的指導,將可以避免現在大同區內有非常多具有歷史性的建築物,因未具備文資法的身份,所以在更新過程中一個個被拆除。本案建議補充大同區歷史脈絡與發展及其應被銜接的路徑,這部分可透過整個臺北市都市發展脈絡疊圖分析,將相關內容納入通檢計畫內。
焦國安委員1.針對簡報有關舊市區通盤檢討草案前置作業聽取會(第一次)之目前辦理情形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有關加強自然環境(水岸)、歷史脈絡、軸帶等之連結關係,雖簡報第20頁指出要打造水岸景觀廊道,但未見如何把大稻埕豐富的文化遺跡、步行商店區、迪化街等之人潮活動連結到水岸。個人上個月到聖彼得堡參觀並搭乘它的觀光船,導遊表示要看聖彼得堡的整個歷史發展,是須從水岸來講解城市的歷史發展,從水岸經過所見的每一棟建築物它的歷史是非常棒的經驗,而且在每個很短的距離就有上下船的地方,就好像觀光雙層巴士一樣,水岸就成為城市觀光非常重要的歷史解說範圍。
因此本計畫內所提加強與自然環境(水岸)之間的關係,除了觀光廊道外,其與大稻埕的歷史發展關係為何,應再予加強說明。
(2)簡報第6頁有關TOD原則,市府已經提出非常棒的TOD發展模式,建議本案針對大同區這個老舊社區之街區,在考量街道不是很寬敞之限制下,應以完整街道方式並銜接至社區廣場,以建置人行道、自行車道等宜居空間設施,這部分必須要有突破性與策略性的想法將其變成完整街道,道路不光是提供汽車行駛、快速通過之用,而須進一步考慮到老年人步行空間、使用自行車所需之環境等,建議在都市計畫通檢時,應將完整街道計畫及其銜接至社區廣場的方式訂定規範。
2.有關自行車道網之規劃,簡報所述目前臺北市總共有500公里的自行車道路網,相較於同時期推動自行車路網的紐約市來比較實在太少。大同區自行車道現況總長度為19.8公里,是不是會再擴增?如果希望讓大同區老區重生,透過自行車道與完整街道方式讓人們可以有很適宜的、較緩慢的步調作移動也有利於留住人流使其消費讓經濟發展有希望。因此建議本次通盤檢討計畫內之自行車道路網應增加長度使其更為綿密,同時也帶動其街區旁邊兩側的商業發展。這部分從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等街區發展的經驗來看,對於大同區再生是具體可行的。
白仁德委員1.有關於本案與水岸的關係,提出三點建議:
(1)宜蘭縣政府針對其整治後的河川區土地,提出容積移轉方案。本案也有把行水區變更成河川區的計畫,不曉得其土地權屬為何?是否也有可能因為河川區沒有辦法徵收,有機會讓其可以容積移轉。
(2)本地區的河川親水區都被高大的堤防擋住,形成非常不親水的形式。針對未來臨河岸的第一排景觀,建議鼓勵做大型的人工基盤,然後形成一個SuperLave(超級堤壩)的概念並與道路結合,當然也適度的給予獎勵,或許可以結合都市更新提供這樣的設施。
(3)過去市府有成立一個淡水河流域管理委員會,對於從淡水河引入到本地區的水路連結有所規劃,像是後巷的整治、comprestreet與都市設計之連結等,建議可以再適度審視大同區的水路脈絡及其如何與公共空間作結合。
2.有關迪化街周邊都市發展,考量其歷史特色風貌區產生的問題,以及現在市府規劃將大稻埕歷史風貌專用區以蛋黃區與蛋白區框架其發展之規定,似乎也造成區內很多已經整合到一半的都更案件受到影響。建議盤點該等內容並於本次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案內予以處理。
3.有關計畫人口部分,計畫人口是一個基準,然而活動人口也應被兼顧考量。以本地區迪化街來看,到過年時期舉辦年貨大街,其所產生人的溢流跟交通量,建議在本地區土地上的活動如何與交通運輸系統結合,亦應一併討論與改進。
鄭凱文委員1.大同區擁有很好的水岸資源,本地區的景觀視覺廊道應加強說明如何透過都市設計管制方式予以落實。
2.大同區是一個有故事、有資源、有歷史價值的社區,區內老年人口多、建物型態老舊、歷史悠久的學校也很多。
過去本委員會在討論南港區通盤檢討時,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該區域年輕化,在整宅、公宅陸續進行動工下,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可以預期將有很多年輕人會進駐,並與老年人口混居。建議應一併思考本地區有哪些產業是可以吸引年輕人進來,讓年輕人可以工作於此,使大同區有真正年輕化的機會。